您的位置:首页 > 婚嫁 >

青岛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里?-每日看点

来源: 每日一快报 时间: 2022-10-25 20:46:39

>

不久前,青岛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开启了新一轮申报活动,面向全市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类单位“纳新”。企业可以申报,科研院所也可以申报,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里?

其实,新型研发机构“诞生”之初,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随着不断的发展演化,它的特性逐渐清晰:既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前端”研发活动,也可以开展研发服务、成果转化等“市场化”行为。换句话说,新型研发机构既有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又可以像企业一样贴近市场,将科技成果“变现”。


(资料图片)

目前,青岛共有2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5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在不断摸索中发展壮大,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已经逐渐显现出因其体制、机制灵活性和创新性带来的优势,立足青岛产业特色找到了经济发展契合点,正在让更多科研成果与青岛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遇相知,美美与共。

它们像一块“试验田”,探索科研与经济“双轮驱动”

要追溯国内第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应该是1996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著名的新型研发机构“四不像”理论就出自这里,即“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机构,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

这些特征,决定了新型研发机构既需要像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样从事前沿科技研究,但所从事的又不是脱离市场经济的纯学术行为;它也不同于依靠开展国家课题、财政经费支持为主的传统科研机构,而是要面向产业提供服务,能够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它可以以事业单位的主体注册,但在体制、机制上要摆脱传统要求的掣肘,必须更加灵活。

成立于2015年的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青岛市政府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建的、以市场为驱动的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采用企业控股、团队持股、高校参股的公司化形式运营,在市场化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

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大川告诉记者,7年来,研究院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索。其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度出现经营困境,但得益于投入主体多元化带来的体制灵活性,研究院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存韧性。面对经营困境,既是院长也是总经理的姜大川当机立断,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筹资,回购了大股东企业持有的股权、债权,并补充了运营现金流。同时,持续推动研究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等探索,最终实现“转危为安”。

截至目前,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经孵化9家公司,包括1家规上企业和4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6家实现盈利。今年以来,研究院已经实现市场化收入超300万元,年底将实现盈利。

成立于2013年底的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也明确提出建设“一院两制”科技创新体系:既要组建基础研究人员团队,也要组建产业应用开发团队,并通过专职化科研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资总额单列、中近期激励机制建立等制度破解“转制院所”企业化科研体制面临的障碍。

按照“一个科技创新基地、一个行业技术服务平台、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一个高端装备产业园”的总体建设方案,该研究院扎根青岛多年,在高端材料成形及加工、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并进一步服务产业、孵化企业,建成了集研发、服务、孵化、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也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

在岛城,类似于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就像一块“试验田”,开启了依托研究院进行科研创新、依托公司实现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新模式。这些“双轮驱动”的研究院比传统的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单纯的企业研发都更具活力,这正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新”之所在。

为项目匹配精英团队,实现研发和应用“零时差”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其转化率仅有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科技成果转化难,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科研机构中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研发与生产需求脱节、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单一激励动力不足、融资体系不完善投资风险大等问题,阻碍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而作为兼具高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属性于一身的科研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着科技成果、技术需求在产业最前沿交互发展的阵地作用,立足点就在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端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对科技赋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另一端则是实验室的成果对进入市场转化产生了更强烈的向往,新型研发机构满足了研发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例如,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拥有柔性引进的人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陈弦,得知某企业有啤酒包装新材料方面的需求后,研究院与企业共同成立了“食品啤酒包装材料与装备创新工程中心”,依托陈弦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积累,研发出了啤酒瓶盖密封垫粒料产品等多种食品和啤酒包装新型材料与装备。这些产品在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熔融指数等方面均远高于进口同类产品,硬度和通气量与国外进口产品相当,实现了相关领域材料与生产装备技术的国产化。

目前,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采用市场化运营管理,围绕青岛市重点产业领域的需求,以四川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先后开展了高分子新材料、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生物制药与健康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涉海技术及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也因“有的放矢”而顺畅。

无独有偶,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自2015年落地以来,带着诸多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车用技术在青岛与产业“碰撞”。其中,依托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提供的技术支持,青岛魁罡创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年产值可突破1亿元。

在不了解产业需求的时候,费力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往往难以成功;反过来说,带着产业需求“倒逼”科研,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思维从“我有什么”转换为“你要什么”,更容易推动成果在市场上落地。

从这个角度讲,新型研发机构既是企业需求端,也是技术供应端,用最灵活的机制破除了产学研之间的鸿沟。一方面,以需求为牵引推动科研开发,根据项目精准匹配创新团队,配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研究院、骨干团队、领军企业等共同组成了一个高效的成果转化平台,边研究、边转化、边应用,最大限度实现研发和应用之间“零时差”,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评职称也认产值,制度创新放大人才优势

在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像陈弦这样被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在少数。四川大学成为研究院发展的“智库”,得益于研究院灵活化的用人机制。研究院不再只认论文,更要认产值、认税收,这些人才在青岛进行的科研和产出的成果,等同于在四川大学完成的工作,可以用于评职称等需求。

体制的创新放大了人才优势。现在,以人才为依托,发挥四川大学的科研优势,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的发展与青岛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已孵化、引进科技和服务型企业23家,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16个,创造直接间接产值近2亿元。

灵活开放的体制让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培育和广泛吸纳优质人才,为发展增添底气、立稳根基。

青岛首个新型研发机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整建制引进的美国何增国博士微生物工程团队、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杨金波教授肿瘤药理学团队为建设海药国际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曾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冲也已经成长为团队的“中流砥柱”,目前正带领团队研究抗肿瘤新药,通过“靶向蛋白降解”策略开展新药研究。

此外,不少新型研发机构还探索通过分红等形式,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

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以打破身份、地域的界限,采用全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人才服务。

(责任编辑:杨淼)

来源:中国经济网地方经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

标签: 科技成果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