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美国近期强劲的经济数据预示着年底的衰退不会到来了么?
今天回答问题,关于美国大概率会于2023年下半年迎来一个中等规模的衰退这件事,我们聊了不下10次。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年初第一聊,我说2021年年底,美国市场上就有很多大资金,在偷偷下注,2023,或者2024,美国经济可能衰退。
2022年年中,高盛披露了前一年也就是2021年某些大客户的持仓报告。这件事公开了。
2022年下半年,市场主流意见变得倾向于美国将于2023年迎来衰退,后来时间越来越确定,规模也越来越确定。市场慢慢形成共识。
那么有读者问我,近期美国的经济数据非常靓丽,很强劲,这是不是预示着美国不会步入衰退了。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聊一个常识。
下过象棋么?
如果你觉得学会了象棋的规则,所谓马走日,象走田,你就算懂象棋了,那你等于啥也不知道。
我定义的懂象棋是说你可以靠下象棋谋生,不是你听过象棋的规则。
同样,如果你觉得你的马现在可以吃他的炮,你就不假思索的去吃,你觉得你懂象棋么?
一个人,哪怕只下过三盘,他也会琢磨琢磨,我的马吃了他的炮,下一步的反应是什么。
是我会失去点什么。
这是思考的第一步,千万别以为这就算懂象棋了,这个幼儿园的小孩子都能懂。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如果你连这个都不思考,上来就吃,你是门外汉里的门外汉。
那么同样的道理,这个下象棋的小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你应用在任何领域都是一样的。
你看见一个好端端运行的程序里面有个BUG,上来就改,那你就不是职业码农。
职业码农首先会去想想看这个BUG对于关联模块的影响,对于系统的影响,而不是贸然出手。
那么应用在你问的这个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
假如数据好,美国就如何如何,数据不好,美国就如何如何。
是个人都能赚钱了。
真的,市场里面最怕的是什么?是确定性。
一旦有了确定性,你都可以加6000倍杠杆,一夜之间赚一个小目标,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跟老板摊牌,不装了,咱是富一代了,以后再也不伺候了。
可能么?醒醒。
市场里最难的就是确定性,人家做老鼠仓的都做不出来确定性,因为仓外面还有仓,仓外面还有仓。
上一个维度对下一个维度是有影响的,就像在爱因斯坦的时空观里,牛顿的真理失效了。
美国近期的数据是很好,但是这个很好里面蕴藏了很多问题。
那些搞笑的部分我就不提了,比如美国就业数据靓丽的同时,长期就业在减少,短期就业在上升。
就好比你原来是推特的码农,有一份为期三年的合同工作,你太太是全职家庭主妇。
你们家有几个就业人口?1个。
现在你被马斯克裁了,找不到工作,其他大厂诸如微软之类也在裁员,于是你去开Uber了。
而你开Uber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房贷和各种账单,于是你太太也出去工作,打零工,去麦当劳端个盘子。
你们家现在有几个就业人口?2个。
你看,数据很靓丽,上升了。
这是微观上的,我当个笑话讲。我们今天主要来看宏观。
宏观上面美联储加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体现的。
就像我前面给你讲的这个例子,美国很多科技大厂裁员,一时间是不会反映到数据上的。
一个全职太太出去帮工,短期看,家庭就业人口反而增多了,看起来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了。
问题是,长期看呢?
我以前多次打过那个比方,吃牛肉的人去消费,让吃猪肉的人有钱可赚,吃猪肉的人去消费,让吃鸡肉的人有钱可赚。
消费是向下传导的,同理,消费的萎靡也是向下传导的。
都不去坐轿子,景区的轿夫就挣不到钱。大厂的人数变少,活动变少,Uber司机就拉不到客,门口的麦当劳就卖不出去汉堡。
而我们反复多次聊过一件事,人类从白鹿原式的农耕文明,进入维多利亚式的工业文明,再走入共识文明。
这个过程中当中,想象力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这是亚马逊值十几个福特公司的根本原因。
既然美国的整个经济结构当中,农业占比很低,工业占比很低,想象力行业占比很高,那就必然受到资本活跃度的极大影响。
因为想象力产品所在的公司是什么?就是资本依赖型企业。
你拍一部电影,需要大资金投入,最后是否大卖,开始是不知道的。
你研发一个产品,需要大资金投入,最后是否上市,开始是不知道的。
风险资本的活跃度,极大地影响着想象力产品行业的繁荣度。而加息,持续的加息,必然深刻,且持久的影响着想象力行业。
也就等于影响了美国的经济主体,因为美国的经济主体就是想象力行业。
这里插一句,美国之所以必须要欧洲倒在他前面,就是这个目的。
想象力产业需要资本,自己在加息抑制了资本的活跃度,那么这个资本从哪儿来?只能从欧洲来,从日本来。
这个我们以前聊过,欧洲日本是不管制资本流入流出的。
美联储打的算盘就是自己加息,但是由于有欧洲资本的流入,就会此消彼长,一定程度上让风险投资的活跃度,不至于太低,从而维护自己的想象力经济。
但是我们接下来要看看美国内部的问题。
美国现在的通胀比之最高的时候,稍有回落。但是我们要注意到,PPI其实已经大幅度回落了。
PPI是什么?你可以认为是外部输入的通胀,生产者的物价指数,而CPI是消费者的物价指数。也就是说,PPI是先行指标,CPI是滞后指标。
PPI持续大幅回落,说明输入通胀大幅度缓解,可是在输入通胀大幅度缓解的前提下,CPI依然顽抗。
说明什么?
说明影响CPI的还有别的因素,比如人工成本的提升。
美国是一个全民持枪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不想工作,你是没有办法让他一定要出去工作的,你必须,或者讲,不得不给他发钱,让他至少可以买汉堡可乐。
否则他一定会去零元购。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看到,上个月美国的时薪,服务业,制造业的收入都在提升,这就是人力成本提升带来的顽固通胀。
那你怎么办?继续加息么?
如果你观察历史数据,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你会发现美元利率大部分情况下,是高于CPI年率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美联储真的指望一味的靠加息来解决通胀问题,那么他们未来且有的加。
这么个加法,放在美国这样一个以想象力为主体的国家,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可想而知。
加,是一个问题,不加,也是一个问题,真要是这会儿就不加了,CPI就压不下去,同样会引起其他问题。
你始终不要忘了,美国是全民持枪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在眼前的哭泣和远方的哭泣两者当中选择后者。
永远不可能。
他们做的所有选择都只能是满足当下的,因为他的民众只要有一丁点的不满,就会像孩子一样,哇的哭了。
那他们的选择就只剩一个,就是指望欧洲先倒一波,所谓欧洲跌倒,美国吃饱。通过消化别人家的资本,来延长自己家想象力产业的耐受力。
从而把这个衰退的影响,降到尽量低,中等?中等偏下?
然后把自己再缓缓地拉出来。
这一整套拳法,打得最成功的一次,我见过,那时候我自己都还是金融领域的小白。
那一次打拳的不是马保国老师,而是奥巴马老师。我见过上一轮完整的打法,怎么把欧洲几乎打残,然后把美国拉出泥淖。
这一轮从结果上,未可知,也许熬到最后,欧洲没让美国如愿,但是从打法上,和上一轮,十几年前那次,没看出有啥区别。
现在,仅凭一两次数据,就认定美国已经走出泥淖,衰退不会到来了,恐怕太草率了。
就像开头聊的,如果你认为当头炮接下来马上跳就算懂象棋了,那,你还不如个chatGPT。
我为什么非得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我为什么非得强调你一定要学会听别人没说什么,而不是只去听别人说了什么?
因为咱们之间的交流,是有约束的。
国际市场上那些真正的操盘手,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没有任何束缚的。
他们是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连窗户都没有的屋子里随便讨论,四个象限随便画图,随便讨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而我和你聊美国这个话题的时候,是有约束的。
是只能聊两个象限的,也就是说,我从来都是在美国一定输的大前提下给你展开,所以我永远只聊两个象限。另外两个,是要你自己去映射,自己去推测的。
否则你根本无法打牌。因为你真金白银打牌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做对冲呀。
真正的牌手是美国输了他大赚,美国万一没输,他小赚或者不赔。甚至还有牌手人家是倒过来专门赌美国不输的呢?
多军和空军一定是同时存在的,国际市场是个四象限市场,但是我们的聊天范围,仅有一半,两个象限。
而你如果没有能力透过两个象限推测另外两个象限里的那些信息,那你事实上就等于在赌博,赢了赚输了亏,这种人一辈子不可能稳定盈利。
而具体到国内的话题,限制就更多。
我顶多聊一个象限了,也就是只聊1/4,即便如此,也会像昨天聊房产话题时那样,十分的战战兢兢。
一个象限哦,但是我一个象限给了你全息的数据。你只要自己会映射,你完全可以推测另外三个象限。你要是不会,那你看懂了个锁。
昨天我每句话都话里有话的,我每说一句,就有三句没说。如果你不能复原出4倍的信息量,那你等于没看。
真实的投资一定是把四象限画全了,把所有风险点都做了相应对冲之后,才能确保自己一定赢。
而如果你没有能力自己在纸上画图,根据人家给你解释的运行规律去推演其他的,别人无法聊的那些象限的图,那你就不适合这种复杂话题。
标签: 就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