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在线丨警惕这种“文具”!强磁小部件可致肠阻塞,有样品增塑剂含量超标199倍
十几个磁力环吸在一起组成的笔身可以随时拆解,利用磁性相斥或相吸组成多种造型,近年来,一种兼具文具和玩具功能的磁性笔在学生中风靡。
(资料图)
但许多孩子和家长并不知道,这种磁性笔目前无法归类,也没有针对性的产品标准去规范约束,存在严重隐患。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今天(2月23日)公布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在抖音商城、京东商城、拼多多、小红书和天猫商城等网络交易平台上采集的16批次磁性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些产品均带有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如不慎被儿童误吞,可能导致肠阻塞或穿孔等伤害。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轻工与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所所长章若红拿起3张A4纸,将两颗磁性笔产品带有的磁珠放在两侧并向中间靠拢,很快两颗磁珠相吸,将纸牢牢卡在中间。
“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验证磁通量的方法。如果超过3张打印纸仍能相吸,磁通量指数很可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50kG²mm²,应避免给孩子使用或玩耍。”章若红表示,此次风险监测采集到的所有磁性笔的磁性部件均是直径较小的小零件,且实测磁通量指数在167.5kG²mm²至871.3kG²mm²,超出《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规定限值2.35倍至16.426倍。
小零件容易被儿童误吞,加之其带有高磁通量,很可能对儿童造成肠阻塞或穿孔等伤害。公开报道显示,浙江和贵州均有儿童误吞磁性部件后胸痛或腹痛不止的案例,最后通过手术才取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磁性笔”商品,发现一些经营者还在宣传页面上引导鼓励消费者体验各种新奇的玩法,“这种笔特别好玩,把钢球放嘴里,能用笔隔着腮帮子把球吸过来!”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周佳表示,上海也曾有类似案例,足以说明磁性笔等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值得关注和警惕,“磁性笔普遍存在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不具备保障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人身健康安全的条件,我们强烈建议不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
磁性笔存在风险的不只是磁性部件,笔套、小球等小部件也有可能被儿童误吞或吸入,可能产生窒息等危险。
16批次被采集的产品中有15批次的笔套既可沿轴线方向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环形量规(意味着不够大),又无通气孔(意味着空气流量不足);7批次含有小球,可完全穿过实验用小球模板,且未设警示说明,不符合《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要求中“供36个月及以上但不足96个月儿童使用的玩具,对于‘小球’项目,应设警示说明”的要求。
此外,还有3批次磁性笔存在增塑剂含量过高的风险。经检测,这些样品可触及塑料部件中增塑剂含量实测值为3650毫克/千克至20万毫克/千克不等,不符合《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中增塑剂(DEHP+DBP+BBP)总含量应不超过1000毫克/千克的规定,含量最高的一批次磁性笔已超出标准规定限值199倍。
目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将本次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通报相关网络交易经营者,要求相关经营者分析研判风险状况,采取措施妥善防控风险。对风险监测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移交生产者、销售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
“希望主管部门能早点给这类产品定性,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标准来进一步规范。”周佳坦言,目前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都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质量及安全标准,但对于“打擦边球”的磁性笔的约束并不多。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三无”磁性笔充斥市场,一些磁性笔产品甚至连生产厂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都没有。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还提醒多孩家庭的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不给孩子购买使用磁通量过高的磁性笔,提防年幼的孩子将哥哥姐姐的文具拿来当玩具,以免发生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