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问诊、祖传神药,一碗汤能散全身结节——“神医”们被谁带入电商? 即时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出品
文 | 凤凰网财经 张沃若
【资料图】
在被“百度查病,癌症起步”规训了多年,吃个红心火龙果可能就判定肠内出血的今天,网络问诊的市场范围基本被划定在了各大电视台的老中医受众里。
但市场规律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只能假设、不能预测。有的策略理性到极致,有的策略利用非理性到极致,都能赚钱。
在直播电商凭着数字经济新引擎的名号开始在各大平台乱杀、拓展下沉市场时,本已在互联网上被剪辑成了合订本的神医与他们的保健品,也再度开始兴风作浪。
穿上白大褂就自称是中医世家传人,发际线略高就可以冠名资深药学会专家。
至于口罩背后的真实身份,又是否具备行医资质,观众们无从得知。
“老师傅”们沉默抓药,专业旁白主播在一边回复观众,“这位老师也是‘医医’、‘doctor’,是有证的,但是不能给你们看,要被封号的。”。
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词汇往往都是为规避审查的“行业黑话”,橱窗里的药材也往往以“农产品”“食品”等概念出现,并被夸大为包治百病的“秘方”、“神药”。
如果潘嘎卖酒的虚假宣传、价格误导、假冒伪劣问题还算是行业通病,那借着保健的名义“行医开药”的乱象,就已不仅是对行业生态的破坏。毕竟不管是药品的质检还是行医的资质,都有明确的法律及有关规范,更何况它还直接涉及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一个严肃的道德伦理问题。
直播间“行医”为何不靠谱?
在直播行医抓药兴起之前,互联网问诊的主要还是男科。
男性们往往由于一些小问题羞于启齿,摒弃了传统面对面的问诊方式,选择了在互联网上脱下裤子戴上面具的模式求医。
“互联网医院就诊”还主要依靠实体医院自身的互联网医院,比如协和医院,或者好大夫/微医/平安医生等互联网诊疗平台。
这类平台的好处是入驻医生有从事诊疗活动的执业资格保证,且确实专业。
但“互联网就医”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由于病人对自己症状的描述往往不够专业,存在大量的主观臆断,医生并不能准确把握病症,只能以“疑病从有”的原则对病情进行判断,最终还是鼓励病人前往医院检查。(例如协和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一般只接受复诊)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发现,与问诊相比,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做一些医学常识的科普、误区的纠正等内容,对于专业能力的医生们来说既简单又无风险,因此逐渐流行。
但科普的目的是变现,直播的尽头是带货,庞大的健康科普群体里不乏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生,可也同样少不了想利用新业态搞点副业的常人。
利用医生,甚至绕开医生直接做患者教育的直播问题随着市场发展愈发泛滥。
有的打出一碗汤就能散掉全身结节的,基底细胞癌看了都说好;
有的借着保健品的名义,宣扬起专项根治某些疾病的疗效,张悟本看了直呼自己的脑梗要好。
2019年,本山传媒旗下两名艺人就因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判刑,同年总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的浙江特大网络销售假药案告破,均引起监管部门对网络直播的关注。